当前位置: 首页 > 鲜花文章:云南鲜花充斥全国市场,花店竞争越来越激烈

云南鲜花充斥全国市场,花店竞争越来越激烈

999枝玫瑰会是多大一束?很多人都惊叹说,很大很大吧。而在王国栋的花棚里,两万支红玫瑰同时绽放,置身“花海”,让人爱意萌生。5月24日,记者走进他位于龙口东江街道王村邢家的花棚,聆听这名小老板与“花海”的浪漫故事。

当“花农”再创业

1993年,王国栋有了自己的花店。当时,云南等地的鲜花充斥全国市场,龙口市鲜花也多来自云南。10多年的卖花经验,让王国栋意识到,仅靠外购花卉成本太高,只有转变产业模式才能长远发展。2007年,王国栋瞄准经济效益较高的鲜切花,计划种植扶朗、玫瑰。

因为缺技术,当年他试种的1.2亩鲜花,第二年全部冻死。在不断摸索中,他发现只有在冬暖棚里,扶朗和玫瑰才能安全越冬。他便立即签下10个大棚开始大规模种植。

王国栋表示,压力激发了他创业的活力。他认准了种植花卉之路,一定要把市场闯出来,打出来。“我今年已经40岁了,再不打拼,一辈子就荒废了。”

全家上阵齐种花

进入花棚,温度乍升,稍停即大汗淋漓。王国栋与父亲、弟弟一起光着膀子,不停地剪玫瑰花,不时擦拭两颊汗水。王国栋告诉记者,自己一共有10个花棚,每棚有两万多支花,几乎每天要剪一次。由于工人紧缺,他的父亲、兄弟、弟媳都在花棚里帮忙。王国栋每天天亮即来到花棚,拔草、剪花、浇水,天黑才回家。

由商人转为农民,王国栋深刻体会到其中的艰辛。当小老板时生活有规律、很恣,而当起花农后,每天很辛苦。他说:“最累的是浇灌,最担心的是刮大风、下大雨、下大雪,最怕的是花生病。”

“我在杂志上看到一双花农的手,污黑、开裂。”他伸开自己的双手,开玩笑说,“现在我的手也很粗糙”。正是靠着粗糙的双手,他把10个大棚管理得井井有条,现已成为龙口市特色农业典范之一,胶东半岛最大的“鲜花园”。

苦与累换来收获

“以质取胜是闯市场的法宝。我的玫瑰花在品质上已经占领高端。整株花高在80厘米以上,花朵保鲜时间长。”王国栋说。目前,招远、莱州、蓬莱以及济南、潍坊等地花卉市场,均有了他的产品,他的鲜花也闯出了名号。现在,每天都会有几万枝鲜花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。

“这两千枝玫瑰花,今天下午就要装车,发到济南和潍坊。”花棚加工池水里泡着几十束刚刚剪下的玫瑰花,被深栽在水中,娇艳欲滴。王国栋说,现在花店竞争越来越激烈,获利越来越少 。“从源头发展花卉种植,改良品种,花卉市场才能越做越大。”

学技术争取转型

正当王国栋鲜花大卖特卖之时,一场突如其来的花病让他损失很大。连日来,几棚扶朗鲜花生病,且迅速蔓延,他咨询了云南等地多名专家,治疗效果并不理想。

“由于我市与云南的气候不同,花生的病也不同,扶朗花病在云南根本没遇到过。”王国栋说,最后,他通过朋友在寿光找到了一位专家。当天便赶到寿光,经过探讨查明了病因。喷药后,这些扶朗花,几天的功夫就好了。但就是这几天,他却损失了上万枝花。王国栋指着每个花棚角落里大堆枯败的扶朗花说:“想起那几天,每天亲手把一棵棵的花剪掉、扔掉,心痛得要命。”

王国栋说,花生病后,之所以无法查明原因,说到底,还是自己在精细化管理方面,存在技术欠缺。如今,他投资几万元,引入滴灌、喷灌等新农业技术,并摸索出一套自己的“种植经”。下一步,他还要学习新的种植技术,尽快实现花卉产业转型,将鲜花事业做大、做强。